野生熊猫和圈养的区别

来源:名资汇网 2018-05-30 10:47:09
分享到:

草草原本就是一只野生熊猫,2003年从野外被救助,今年15岁,在此次之前,它曾怀孕4次,有两次是双胞胎。

草草经过野化训练,今年3月被移到野外近一个月,科研人员从它身上取回的录音笔判断,草草在当月23日成功与野生雄性熊猫完成自然交配。

报导说,截至2016年底,全球圈养熊猫数量有471只。为了增加圈养熊猫遗传多样性,提升圈养熊猫种群活力,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在2016年底启动圈养熊猫野外引种研究工作。来自野外并有多次野化培训经验的草草成为试验首例。

揭秘圈养大熊猫的作用!

“卖萌”,撒娇,与饲养员“秀恩爱”……在很多大熊猫“粉丝”的心目中,圈养大熊猫总是可爱的、吉祥物一般的存在。事实上,这些“滚滚”可是功臣,为保护野生大熊猫种群作出重要贡献呢。

攻克“三难” 做好准备

我国人工圈养大熊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3年。那一年,北京动物园首次从野外引入两只大熊猫并对其进行人工饲养。1963年,首例人工繁殖的大熊猫幼仔出生,从此拉开了大熊猫人工饲养繁殖的序幕。

初期,大熊猫人工繁育工作困难重重,圈养雌性大熊猫能正常发情、受孕、产仔的仅有24%,具有自然交配能力的雄性大熊猫只占10%。1963年—2000年,圈养出生幼仔中,能存活到半岁以上的个体仅占43.75%。

出于公众教育的需要,许多在建、初建的动物园需要从野外获取有限的大熊猫个体。同时,为有效保护大熊猫这一濒危物种,20世纪90年代起,国家严格限制从野外获取大熊猫个体。不过,随着大熊猫人工繁育技术的提高,“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三难问题得到攻克,圈养大熊猫逐步承担起科普宣教的任务,并基本实现了圈养大熊猫种群自我维持和稳定增长。

2000年—2006年,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大熊猫幼仔成活率连续7年达到100%。截至2016年底,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共计471只,其中,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有232只。

现在,补充进入圈养种群的野生个体,都不再是特意捕捉而来,而是野外救护的大熊猫中留下的老弱病残个体。大部分治愈后的个体经专家综合评估后放归野外。

探索放归之路 补充野外种群

有了能自我维持的圈养大熊猫种群并非是大熊猫饲养机构的根本目的。既然是要保护这一物种,最终仍然要回到野生大熊猫中去。

目前,大熊猫野生种群栖息地破碎化严重,即使在栖息地保护和恢复上加大力度,一些孤立小种群仅靠自身依然难以避免灭亡风险。而放归加入新的大熊猫个体是保护小种群长期存续的最有效手段。

对于数量少、种群破碎的野生大熊猫来说,增加异地放归个体只能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工作,起不到从整体上提升野生数量的作用,持续增长的圈养大熊猫种群却能提供充足的放归个体。将圈养繁殖个体放归到野生种群中去,能比较快速地补充野生种群的数量,提升基因多样性程度和种群竞争力,从而降低野生种群的灭绝风险,达到保护这一物种的最终目的。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从2012年起陆续将“淘淘” 等6只经过野化培训的圈养大熊猫放归到小相岭山系的石棉县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除1只死亡外,其余5只均生存良好。根据佩戴的GPS项圈收集的位置和活动数据,以及采食场调查的结果,还有跟踪监测的情况分析,它们在野外进食、寻找水源、寻找卧穴、躲避敌害、判断方向等,都表现出正常的行为,同时能根据具体环境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对策来适应。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