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什么不西征 因为那边是蛮夷嘛?

来源:名资汇网 作者:caiji007 2023-09-08 08:35:00
分享到:

1.历史趣闻:秦汉平常百姓都吃什么

原标题:历史趣闻: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什么不西征 因为那边是蛮夷嘛?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称赵政(或赵正)、祖龙、吕政,史书多作秦王政或始皇帝,出生于赵国邯郸,赵姬之子,后回到秦国,中国古代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

2.历史趣闻:秦汉

前247年,13岁即王位;前238年铲除嫪毐与吕不韦后开始独揽大政;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统一中国大业,建立秦朝,并自称“始皇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统一货币、度量衡;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及典章法制;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

3.秦朝的历史趣闻

到了晚年,他在位期间进行多项大型工程,包括修筑长城、阿房宫、骊山陵等;前210年,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 秦始皇奠定了中国政治史上两千余年之专制政治格局,曾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很厉害,统一了六国,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发展贡献,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国力那么强盛,为什么不继续往西边打扩大国家领土呢?可能是元气大伤,可能是西边不适合作战等等?。

4.秦历史故事

估计很多历史迷都很崇拜秦始皇,认为只有秦始皇称得上是千古一帝,古今少有原因大概只有一个:就是秦始皇一统六国,登基称帝,南灭百越,北攻匈奴,开启了中国皇帝绝对专制的时代,让后来的各朝代的皇帝都在为一统天下奋斗努力。

5.秦朝有趣的历史故事

展开全文 在秦始皇之前,中国一直处于战国时代,诸侯相互争霸,尽管以周天子为尊,但是由于周天子势力太弱,只能成为名义上的天子,却不能号令天下群雄 在秦国秦惠王时期,世界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情,那就是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经过十年的不懈东征,公元前325年,亚历山大大帝的五万大军一直打到了印度河流域,让亚历山大帝国横跨欧亚非,差一点跟中国接壤。

6.秦始皇的野史趣闻

秦始皇是在公元前221年一统六国,成就大秦霸业尽管大秦帝国和亚历山大帝国相差一百年的时间,但是却避免不了一些历史爱好者对两个帝国做对比在国外的一些历史论坛中,很多历史迷谈到,亚历山大大帝既然打到了印度河流域,为何不继续东征到中国呢?。

7.秦历史典故

还有一些历史迷却认为:秦始皇一统六国,按照当时秦国的军队人数,一旦结束战争,秦国肯定不稳定,为何秦始皇不西征扩张,让秦军有更好的用武之地呢?

8.前秦历史故事

那么对比下秦始皇打下了六国和亚历山大大帝攻占了印度河流域都做了什么? 我们都知道,打天下容易,治理天下难秦始皇一统六国后,为了利于统治,制定了车同轨,书同文,天下所有人都要用这个标准,因此促进了各国之间的融合交流。

9.秦朝 典故

而亚历山大大帝则是一味的攻打领土,并没有治理领土,当亚历山大大帝撤军之后,攻占的地方又恢复了原样,只是彰显了个人的功业 尽管如此,那么为何还有人问秦始皇为何不西征?毕竟秦始皇一统六国,领土不算很大,只是打败了匈奴之后,就不在对外扩张了!

10.秦朝的趣事

网友1:秦始皇不扩张,应该受当时的思想影响,毕竟商朝周朝一直以中原为根基,秦国的的目标就是占领中原,一统六国 网友2: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六国依然有贵族不服秦国统治,因此需要分兵把守各个六国要地,以免颠覆秦国基业。

网友3:秦始皇派了50万大军平定百越之地,而百越人又好战,没有绝对的兵力,无法达到控制的效果。要知道50万差不多是秦国一半的兵力了,西征扩张应该是兵力不足。

网友4:秦始皇认为打败了匈奴之后,天下已经没有人是他的对手,更何况匈奴是游牧民族,没有城池,打不过就跑,占了地盘不方便管理 网友5:秦始皇很清楚,天下最富的地方在中原,而西边都是贫瘠之地,西征虽然能够扩张领土,但是鸟不拉屎的地方,占了只会空耗钱财,得不偿失。

那么你认为秦始皇为何不西征呢?

标签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