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与大马站菜的趣闻故事/食在广州的历史趣闻

来源:名资汇网 作者:caiji007 2023-09-13 05:35:00
分享到:

旧时的人流传这么一句俗语叫做,“生在杭州,死在柳州,食在广州”这句好像口号似的俗语一直流传在民间,自然有他的道理不过,时移世易,现在的人对”生在杭州,死在柳州“这个概念是越来越淡化了,而”食在广州“却越叫越响,现在还成为广州的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那么,”食在广州“这种说法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其中又有些什么趣闻轶事呢?

网络配图以前讲生在杭州,是因为以前的苏杭是全国气候最佳,环境最美的城市正所谓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能出生和生活在天堂般的地方当然是三生有幸的然而,现在大部分的南方城市都是美丽的宜居城市,广州还有花城的美誉。

所以说,现在还有多少人会梦寐以求生在杭州呢?而讲死在柳州,更是陈词滥调的确,曾几何时柳州盛产的楠木是做棺材的一流材料好多人希望能为逝者打造一副柳州楠木棺入土为安,而作为心安理得的寄托不过现在还有多少人见过柳州楠木棺呢?讲到底”生在杭州,死在柳州,食在广州“这句民间俗语就剩下”食在广州“最有实际意义了。

那么食在广州这种说法是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的呢?

网络配图据说,这种说法很早就在民间流传只是可能是因为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多为北方人,对粤菜的精华少有味及,以至于粤菜一直难等大雅之堂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流传出乾隆皇帝与大马站菜的趣闻故事后粤菜才在宫廷御宴、满汉全席之上有一席之地,食在广州也在这个时候才开始行时起来。

但是也有人说,食在广州这一美誉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叫响的当时许多来往广州的商旅官贾对广州美食也是赞不绝口自然而然,食在广州逐渐享誉国内外不过,现在的一些行家认为,食在广州的正式定型应该是在1956年6月举办的广州市名菜点展览会上,那次的全国性美食大会的确是让粤菜大出风头。

其实,食在广州作为一个概念,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广州的饮食文化的确有着悠久的历史远的不说,单讲民国早期,广州的食肆中就有四间闻名全国的酒楼,号称四大名园它们分别是南园酒家、西园酒家、文园酒家和大三元酒家。

说起四大名园,不得不说到它们的经营者,人称民国酒楼王的陈福畴这位酒楼王是番禺人,年轻的时候在东堤很有名的食府“襟江酒楼”做管事,也是现在人称的楼面部长由于他结交广,计谋多,所以他有个绰号叫“乾坤袋”在广州的饮食界都算得上是个猎头。

陈福畴经营的南园酒家不但当时在广州很有名,在全国的饮食行业也是有很大名气的

继南园之后陈福畴又与广州一富翁合作在西关文昌巷,原文昌庙拆迁空地上兴建了另一座园林酒家,起名为文园文园开张之后又吸引了许多文人雅士,达官贵人接着陈福畴又依碗画葫芦收购了位于六榕寺附近惠爱路上的西园酒家由于在六榕寺附近,很多香客光顾西园。

陈福畴有的放矢,创新了罗汉斋和鼎湖上素两道斋菜大受欢迎

将南园、文园、西园经营得有声有色得陈福畴这个时候并未满足,用他的话讲就是“一张桌四个脚才算齐全”于是在1920年,他又联合南园酒家的供货商,集资收购了已小有名气的大三元酒家,他还在大三元推行了全新的经营理念。

当时的大三元酒家只有三层楼,不过陈福畴率先在大三元酒家装上升降机,也是现在说的电梯这种玩意在当时是很时髦的,况且在酒家装电梯是当时广州城绝无仅有的事可惜抗战爆发后陈福畴移居香港从此,这位名噪一时的民国酒楼王声沉影寂,不知所踪。

不过广州食肆中的四大名园以及其中南园的红烧网鲍片、文园的江南百花鸡、西园的鼎湖上素、大三元的红烧大群翅一直另现在老一辈的广州食客回味无穷

说到菜式,旧时的广州的酒家几乎都有一道同名不同姓的菜式叫做一品窝其实一品窝时至今日在广州的大小酒家甚至是大排档都可以看见,很多人都可能品尝过所谓一品窝不外乎就是一窝大杂烩,当然大杂烩的材料各式各样但是家家都统称它为一品窝,然而家家都会在一品窝前面冠以自己的名号。

例如以前的南园就叫南园一品窝,文园就叫文园一品窝现在还可以看见大排档也会冠以某某一品窝,这个就是所谓的同名不同姓那么一品窝这个菜名是怎么流行起来的呢?这里有一段先前我们提到的乾隆皇帝与大马站菜的传说故事。

话说当年乾隆皇帝带着他的干儿子周日清来到广州城微服私访,不料与一班贼人相遇打斗起来乾隆皇帝与周日清被打散,乾隆皇帝独自走到大马站门楼,他又累又饿晕倒在门楼下这时有两个乞丐在门楼下煮东西,两个乞丐用拾来的荞鬚尾煮乞回来的百家菜肴。

正煮得热气腾腾时,忽然见到一个人晕倒,于是两个乞丐合力将这个人扶起“大哥,你醒醒”乾隆皇帝在昏迷中感觉有人在叫他,还以为是干儿子周日清,便叫了声“日清”,其中一位名叫阿升得乞丐很惊讶的说“喂,大哥你怎么知道我名字的?”乾隆皇帝睁大眼睛看见认错人,起身正要离开。

忽然一阵香味扑鼻而来,他顺着香味看过去,只见一只烂瓦砵内正在煮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但是冒出来的香味却非常诱人食欲乾隆皇帝的肚子早已经饿得咕咕作响,他站在原地望着那砵东西不想走了,乞丐阿升问他是不是肚子饿了,如果不嫌弃就随便吃些吧。

乾隆皇帝也不客气了,马上就狼吞虎咽吃起来,吃完之后觉得其美味无比,自己之前从未吃过如此美味的佳肴就问这个乞丐阿升这个叫什么菜?阿升心里觉得好笑,随口答道“这个叫大马站菜一品窝”

后来乾隆皇帝回到京中,有一日开宴时他忽然想起在广州大马站吃的一品窝,即刻要御膳房做难为御厨们听都没听过这个菜名,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惊慌失措还好乾隆皇帝并没有为难御厨,他降旨广州府务必寻找到这个叫阿升的乞丐。

后来广州府真是找到那两个乞丐并且带上京城见驾,乾隆皇帝命阿升再做一次一品窝,并命在朝文武官员人人都要品尝阿升来到御膳房,要厨工将残羹菜尾集于一窝,煮好之后就端上大殿乾隆皇帝带头先品尝,不过觉得其味道大不如前正想追究,但转念一想却恍然大悟。

正所谓“饿时吃糠甜如蜜,饱时吃米糙如糠”,乾隆皇帝是位明白君主不过这位爱开玩笑的明君也不失时机和众臣开起玩笑,他看着大家愁眉苦脸得吃完一品窝之后便说“众位卿家,朕得一品窝味道如何啊?”众人哪个敢说不好吃啊,齐声谢恩并道味道好极了,说得乾隆皇帝自己都哈哈大笑。

从此这个奇异得一品窝便在民间流传开来了

说真得也好,开玩笑的也罢实际上后来的一品窝用料确实是颇有讲究的,少不了鲜虾仁 干贝 鱼肚 火腿等,是粤菜中名符其实的一品大菜粤菜以其广府菜之味正、潮州菜之味鲜、客家菜之味浓构成粤菜的丰富内涵而广州的酒家食肆又以其浓郁的岭南风情和粤菜一起成为食在广州这一饮食文化概念的基础。

举报/反馈

历史大全内容创作者
    标签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