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分成上编和下编。如果你想了解,又没时间细读的话,我推荐先看上编的《颁赐军功爵赏的程序及管理机构》、《军功爵制在秦人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下编的《商鞅变法与秦国早期军功爵制》、《「计首授爵」之弊与吕不韦、尉缭在秦统一战争中的贡献》这四篇,都是满满的干货,绝好的创作材料。光是「计首授爵」四字,就可以演化出一大堆小说桥段。
顺便说说写历史小说的事。
想在历史小说里写出一个时代的风骨,最简单的做法是文字里加入大量当时的称谓、器物、车马、服饰、用语等等,不过这只是硬件。真正要描摹入骨,得写出那个时代独特的社会规则、价值观以及时人心态。
比如写三国,寡妇再嫁不算大事,不可混淆于明清礼教;写盛唐,武职社会地位尊崇,不可混淆于宋代重文风气;写魏晋世家,须重门第交往;写晚明军阀,得早点蓄养家丁。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规则习俗,才是历史感的真正来源。
我最近看了一个唐代文,主角和一个竞争对手参加科举。主角买通考官,故意把对手父亲的名字加在题目里,对手一看,当即哭着放弃考试。唐代极重避讳,李贺因为自己爹叫晋肃,晋和进同音,他一辈子都不敢考进士。作者能想出这个桥段,说明是下过功夫的,大唐时代气息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