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击水》:对历史人物的青春化表达

来源:名资汇网 作者:caiji007 2024-01-03 07:35:00
分享到:

1.中流击水图的情景中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

革命历史题材剧《中流击水》以“红船精神”为统领,呈现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8年井冈山会师这十年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6月1日,《中流击水》研讨会在京举行。

2.中流击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中流击水》片头找准剧作的独特性“最近建党题材的电视剧集中播出,《觉醒年代》《中流击水》《光荣与梦想》《大浪淘沙》,还有11号要播出的一部《百炼成钢》,五六部片子集中播出因此我们在评论角度,很容易选择一个互相比较的角度去评论一部作品。

3.中流击水历史背景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将《中流击水》与近期其他建党题材电视剧进行横向对比《觉醒年代》的时间是从1915-1921年,六年写了共产党的前史;《大浪淘沙》是从1918年-1945年,写了13个党史人物的命运前途;《光荣与梦想》的时间段是1919年-1953年,基本是按最传统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方式,把中国革命历史做了全景式的表达;《中流击水》的时间是1919年-1927年。

4.中流击水典故的思想感情

《中流击水》剧照“我认为《中流击水》对这段党史阶段的截取眼光和起止方式就是其在众多的党史题材当中的独特之处当中对大革命时期那段历史风云的描绘,是以往革命历史题材当中所没有的,我个人认为,1921年-1927年是最复杂、最艰难、最值得用文艺方式书写的。

5.中流击水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

一个党在青春期的时候有它不成熟的地方,有它的成长过程,所以这部作品在题材、思想的意义上是值得肯定的,也更需要深刻的、细致的、艺术的阐述”李京盛说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科研部主任黄如军谈道:“中流击水的时候最主要的是谁?毛泽东。

6.中流击水图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是毛泽东为代表的这一代,也可以是说党的创始人的一部分,也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年轻的一代,比起主要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来说,他们是一代当时的新生力量,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找到了正确的路子,这个定位非常准。

《中流击水》剧照李京盛也肯定了《中流击水》对历史人物的青春化表达,让党史题材电视剧与年轻人建立一条艺术通道,“其实青春这个主题本身就属于革命口号,并不是我们把它作为艺术表达的一种手法,李大钊在1916年新青年发出的号召,题目就是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那个时候青春就是革命口号,是革命精神来源之一,是革命的动员令。

今天用青春的视角和青春化表达的方式再现这段革命历史,塑造那个时候确确实实是青春热血的那些革命前辈,这是既符合历史事实有符合历史规律的,更符合当下审美”找到创新性的表达总导演宋业明介绍了《中流击水》的创作初衷和重点,这个故事起源于黄亚洲的小说《红船》,“我们早期共产党人的艰难历程和他们在选择道路上承载的历史责任,所以我觉得从我自身角度来说,特别想深入它,了解它,去感受承载这一历史时期的那些重要的共产党的领导人,以及追随我们党而前行的先驱者,他们的英雄献身精神和拼搏精神,这是我看完剧本以后特别渴望表达的一个东西。

”为了区别于其他的同类题材,主创在策划之初就明确提出,希望在叙事角度、主线人物塑造、精神情感的表达、史料挖掘等方面都要有所突破责编刘馨介绍:“这部剧在创作中有四个大的原则,首先,它具有史诗的高度与视野,在历史与艺术,诗兴与史性相结合的基础上,将纷繁复杂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解析红船精神的历史逻辑;其次,面对十年纷繁复杂的人物和事件,不能采用编年体或者流水账的形式,因此红船精神成为搭建全剧的标尺,重点提炼具有首创意义的事件;第三,全剧主要是以毛泽东为视角来展开故事,以为挽救中国民族危亡,中国到底该走哪条道路,和确定道路以后到底该如何走下去,这两大悬念来贯穿始终;第四,要将本剧打造成党史学习的鲜活材料,既要对党史有较为完整、全面的表述,也有意识地纳入党史文献研究和领袖人物研究的较新成果,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有一定的创新性的表达。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编辑部主任李跃森肯定了该剧对人物的塑造:“它将重大革命进程的描绘与革命者个人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例如,陈独秀跟陈延年父子表面看起来有矛盾,但是他们的精神内核是一致的,但是孙科表面上承袭的是孙中山的思想,可是他的人生道路跟孙中山又是背道而驰的;另外还实现了人物群像塑造与个性描绘的结合。

虽然这部作品的人物众多,事件复杂,但是把握住了毛泽东这个时代的灵魂,所有的人物都有各自不同的讲述角度”

www.lishiq.co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