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不死赵国可以撑多久-李牧不死赵国不亡这句话怎么看?

来源:名资汇网 作者:caiji007 2024-01-27 04:35:00
分享到:

"燕赵之地,古时多豪杰之士"这句话,成了古代人们对燕赵之民的概括。那时,在战国时期,面对秦军的兵锋,燕赵国境内更是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将领。这几个人,赵奢,廉颇,李牧,都可以用当世名将来形容。赵国一跃成为战国中后期唯一能与强秦相抗衡的存在,就是有这些名将的存在。而李牧在这些人当中,可以说是处于赵国后期的顶梁柱。

原因就在于,战国后期,秦军屡次征讨赵国,妄图一败涂地将其一败涂地。但是赵军在李牧的带领下,强压秦军前进的步伐。在这种情况下,李牧完全成了一个力挽狂澜的人物。随后,在秦灭赵的战争中,李牧因为秦国谋害,最终被自己人所杀。李牧死后,赵国也迅速土崩瓦解。至今,仍有“李牧不死,赵国不亡”的说法。所以,如果李牧没有死,赵国真能做到不亡吗?

第一,我们要知道,李牧的存在,确实给秦国灭掉赵国带来了巨大的阻力。特别是公元前233年和公元前232年,李牧的军队更是连连受挫,击败了秦军的企图。以至,在秦王嬴政启动灭六国战略之时,必须首先设计出除掉李牧。可见李牧出众的军事指挥能力,已经成为秦军的大麻烦。而且李牧死后赵国迅速衰败,似乎也证实了一贯的说法。然而,战国史上最大的趋势,并不是因为一人或两人的存在,就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事实上,所谓“李牧不死,赵国不亡”的说法可以说是站不住脚的。这是因为,到了秦王嬴政继位时期,秦国经过以前几代君主的不懈努力,统一六国的大势所趋,已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原因在于,秦国经历了六代君主的更迭,征战不断,国力已达到远迈山东六国之境。秦灭六国,显然已是一个大的历史趋势,要想完全扭转这一趋势,仅靠李牧一个人显然是不够的,赵国需要成千上万个李牧。

由此可以看出,在秦国灭六国的大势所趋中,李牧虽取得了几次胜利,但如果从更深的层面来看,我们就会发现,这几次小小的胜利,并没有影响秦国的整体大战略。在这种情况下,李牧虽有许多战术上的胜利,但仍不能改变赵国弱小、秦国独霸天下的局面。

与此同时,当“李牧不死,赵国不忘”的论调大行其道时,却忽视了客观现实。这一客观现实,也就是当时赵国国力已到难以维持的地步。原因在于,长平之战后,赵国国力大减。即使如此,赵国在其后几十年中,国力并未得到有效恢复。这是因为,赵国既要面对秦国的连续进攻,又要面对燕国北面和游牧民族的威胁。战国中后期,国困民乏成为赵国社会的真实写照。

甚至李牧的存在,也仅仅是稍微推迟了赵国的灭亡,如果赵国的国力,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恢复。与赵国国力衰弱形成对照的是,秦国依靠巴蜀地区生产的粮食,以及广袤的疆域所带来的大量军队,对赵国形成了绝对碾压的局面。不相称的国力,可以说是造成赵国最终灭亡的主要原因。

史学界认为,战国后[文]期的李牧,可以说是[章]一个顶梁柱一般的存[来]在。虽然李牧战斗如[自]神,经常击败秦军,[历]但李牧也仅仅如此了[史]原因就在于,赵国的[大]国力,已经到了难以[全]支撑的地步。而且秦[网]灭六国的趋势,也已[文]经到了无法逆转的地[章]步。


历史大全897698882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