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基:从贤臣到隋朝灭亡的吹鼓手-虞世基做了什么? - 全文

来源:名资汇网 作者:caiji007 2024-01-30 06:35:03
分享到:

隋朝末期,天下争夺,群雄争霸,全国各地农民集体性造反事件连续不断,旅游爱好者隋炀帝杨广却小情调浓厚,乘座水殿龙船顺着大运河下江南,躲在江都(今江苏扬州)的行宫花天酒地、把酒言欢。

昏君与佞臣素来难分难解,隋炀帝杨广身旁也围绕着一群佞臣,内史侍郎虞世基就是说在其中的典范代表。此君善于鼓吹,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是其拿手好戏。

谈起虞世基,虽然古代历史的名气比不上其弟、唐初名臣虞世南,但他的专业能力也不错。据《隋书》记述,虞世基“喜愠不形于色,博览群书有高才,兼善草隶”。可以说是那时候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名家,南朝“一代文宗”徐陵更充分肯定其为“当今潘(岳)陆(机)”。

实际上虞世基也想过做贤臣直臣来着,他当时也曾勤奋进谏隋炀帝杨广,可是隋炀帝最反感他人给他提意见,他“恃才矜己”,常常“除谏官以掩其过”,因而本质不理睬虞世基,还取笑他说:“你就是说个书呆子,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虞世基大受打击。看着高颎、张衡、庾质等朝廷大臣直言不讳谏诤,换得的确是隋炀帝杨广丝毫没有留情地杀戮,惨痛教训使虞世基领悟:在昏君眼前,逆耳忠言沒有市场,顺从阿谀奉承即为上选。

即然豁出不来生命又抛下不来荣华富贵,那么就拿出灵魂吧!为了讨隋炀帝的欢喜,虞世基成长成黑心的政客,积极当担起隋炀帝的信号屏蔽器角色,敬业尽心竭力地为其封禁坏消息,多大的噩耗来到他那儿,都变成捕风捉影、耸人听闻的谣传。

那时候,造反者满地撒野,全国各地有关反贼的奏报每天都会呈送至朝廷,但无一例外地都被虞世基“截和”,随后恪尽职守地加以清理解决。隋炀帝由是目中无贼,觉得國家局势一片大好,浑不知道貌似太平盛世、海晏河清的大隋皇朝,里衬早就千疮百孔、摇摇欲坠。而惯于报喜不报忧的虞世基,逢迎得隋炀帝龙颜大悦,将他引以为心腹大臣,朝中难有人比得过他。

太仆卿杨义臣击败并劝降河北的几十万贼人,捷报传出,杨广惊得嘴唇都快脱臼了,感慨说:“朕以前从未听说有那麼多乱民贼子,杨义臣咋劝降了那麼多!真糟心!”以为领导解愁为己任的虞世基一笑了之地说:“耗子再好,还能吃得了猫吗?这些贼子大多数是些鼠窃狗盗的小毛贼,本质不足为虑。”他不但将这事一笔带过,还进馋言道:“杨义臣尽管击败了乱贼,却有着很多兵马,就怕会伤害朝廷。”杨广深表认同:“说的没错。”就招回杨义臣,将其属下令其解散。

大业十二年(616年),隋炀帝再度去江都视察。李密带领瓦岗军摆成铁桶阵将东都洛阳围得水泄不通,承担留守京都的隋炀帝孙子越王杨侗,派太常丞元善达穿越重重的火线封禁去江都求助。元善达领命,以极其坚定不移的职业精神历经千辛万苦,九死一生,总算看到隋炀帝后,泪水一把、流鼻涕一把地跪请其迅速返京援救。

隋炀帝杨广吓得面色发黄,另外极其吃惊:“真是让人难以想象,朕华丽的东都竟然来到如此田地?”立即提前准备采用一系列对策。殊不知虞世基在边上轻飘地甩出来一句:“越王年幼无知,全是元善达这群人欺君瞒主,要真是像他说的那般情形严重,那他是如何冲破逐层包围圈赶到江都的呢?你以为他是轻功大神,‘上百万军内过,片叶不沾身’?”隋炀帝一拍大腿,感觉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大痛斥道:“元善达这孙子,竟然敢诓朕!”元善达悲痛欲绝,悲愤欲绝。隋炀帝杨广沒有立即解决元善达,却派他穿越民变地区,前去东阳郡(今浙江省金华市)催运粮草,最后元善达丧生乱军当中。从那时起,再没人敢向隋炀帝报告敌情了。

大业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提前准备启动叛乱。有重臣提早接到风声,暗地里向承担拟旨的虞世基提议,伪造诏书调转江都的兵马,拘捕宇文化及等。殊不知,老油条虞世基担忧假传圣旨会遭隋炀帝秋后算帐,既未向隋炀帝报告,也没采用防范措施,只是见机行事。結果,由于错过最好时机,隋炀帝杨广死于非命,虞世基也未能逃脱陪死的命运。

一代英主李世民曾说:“君为暗主,臣为谀臣,君暗臣谀,危亡不远。”隋皇朝的灭亡,虽然与第一责任人隋炀帝杨广的昏庸独裁、暴虐淫虐不无关系,但如虞世基般以阿谀拍马、粉饰太平为己任的佞臣鼓吹手,却也逃脱不上关系。


历史大全历史百科
    标签